AutoVision China助力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舞台

12月16日,汽车产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广州,在2021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平行论坛上,围绕“未来出行 AutoVision China让世界看见中国车”的主题,为中国汽车品牌发展建言献策。参会嘉宾认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将保持向上的发展势头,而打造优质品牌、树立良好的国际品牌形象是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前提。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销量已连续12年蝉联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尽管数量优势明显,但中国汽车产业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需要把握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机遇做大做强汽车品牌。
技术创新是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关键支撑。绿色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智能化是实现这个跨越的重要手段。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席、国务院原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寰表示,围绕智能化的很多核心技术、基础技术,国内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努力攻关,不断加强科技创新。
当前,我国智能汽车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30年我国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指出,建立良好的国际品牌形象,是汽车产业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汽车品牌对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资深汽车专家徐长明指出,汽车市场消费构成上的变化会为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三个发展趋势:一是智能化持续处于热潮,我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看重的程度、价值和安全性的考虑远超美国和欧洲;二是电动化趋势比预期的要快,智能化与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也将助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三是自主品牌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随着自主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的发展和崛起,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会提高,进而推动中国汽车的国际化进程。
“十四五”期间,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我国汽车品牌将面临全新挑战,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指出,从国家层面看,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对我国汽车品牌发展的推动比以往更有力度;从产业层面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为中国汽车品牌向上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从消费者层面看,随着国潮文化在年轻人当中崛起,国货之光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随着新生代群体逐渐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主流,中国自主品牌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
此外,会上还举行了首届AutoVision China颁奖典礼。国内汽车品牌通过AutoVision China平台,展示营销创意,用国际化的传播方式推广品牌,让世界看见中国汽车品牌的魅力和实力。(来源:新华财经)
朱虹:传承王安石精神 大力弘扬临川文化
传承王安石精神 大力弘扬临川文化
——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南昌大学教授朱虹
“王安石精神有多个维度,但最重要的还是改革精神,他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旗帜,忧国忧民,对王安石精神的传承就要进一步挖掘和梳理王安石思想文化,并加以保护和展陈;王安石作为临川文化代表性人物,要弘扬临川文化就要多视角高水平加以概括,并进一步挖掘、梳理、研究、利用……”12月17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南昌大学教授朱虹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说道。
朱虹说,王安石变法虽然发生在宋代,但中国历史上的改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从最早的商鞅变法到王安石变法再到张居正改革,一直到今天的改革,都是一种精神,就是要革除过去社会当中的一些弊端,寻找新的方法和道路,使中国走向富强。
谈及如何传承王安石精神,朱虹认为,要进一步把王安石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及其思想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特别是其改革精神。同时也要对其在文学、教育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发现其思想文化的新内涵,让其思想文化精华之光穿越历史,辉映当代及未来。
多年来,朱虹一直关注着临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临川文化在江右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朱虹认为,临川文化、庐陵文化在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保护利用好临川文化道阻且长,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讲好、推介好临川文化。
朱虹教授是一位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是赣文化的宣传大使和“代言人”。为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他专门编写了一部《王安石画传》,该书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在我市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朱虹说,《王安石画传》这本书对如何处理好今天改革中的各种关系,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都具有启示意义和积极作用,读者也能通过该书进一步发现江西,感悟王安石及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