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桓仁山参品牌发布会在沈阳举行

12月20日,由本溪市人民政府、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农业大学主办,中共桓仁满族自治县委、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21桓仁山参品牌发布会在沈阳举行。
活动现场 摄影 白冰冰
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媒体等近百人出席会议,共同见证2021“桓仁山参”品牌盛典。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陈健、沈阳农业大学校长陈启军、本溪市人民政府市长吴世民等人共同启动了“桓仁山参”区域公用品牌推广行动计划。
本溪市市长吴世民致欢迎辞 摄影 白冰冰
本溪市市长吴世民致欢迎辞、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陈健致开幕辞、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发表讲话、会议还现场视频连线人民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向发布会致贺词。桓仁满族自治县县长田永军现场讲述了桓仁山参区域公用品牌的文化故事。会议见证了桓仁山参的品牌LOGO与科技成果发布。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陈健致开幕辞 摄影 白冰冰
会上桓仁县政府与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药检院、上药好护士药业共同签订了多个合作协议。
桓仁地处辽东山区,境内总面积3547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38万亩,耕地面积41万亩,水域面积39.8万亩,形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
山参是“百草之王”,其价值位列中草药之首,桓仁作为辽东地区山参生长的典型地区,有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和优质的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山参的生长。山参产业已成为桓仁地区发展、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桓仁山参”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目前,桓仁县拥有野山参保护地面积65万亩,参龄在15年以上的山参保护地面积9.5万亩。山参基地规模居全国首位,山参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以“桓仁山参”产业为主导的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被授予“中国山参之乡”。山参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当地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桓仁山参”已然成为桓仁地区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主导产业。
本次活动是由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倾心策划,采用“品牌+新媒体+大数据”模式创新打造的辽宁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制作了大量的传播资源,通过矩阵式宣传,让桓仁山参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打造出了桓仁山参的“国参”形象,从而让桓仁山参品牌深入人心,广泛传播。
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是对“桓仁山参”产业发展成就进行的一次集中展示,也向全国人民表达了山城人民全力打造“桓仁山参、国参经典”这一目标的信心和决心。桓仁必将以此次发布会为发端,引进外部优势资源,集中精力,开拓创新,把“桓仁山参”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桓仁山参”品牌走出辽宁、走向全国、享誉世界。
千年古乐的传承与“破圈”
潮州大锣鼓非遗传人陈镇锡(左一)、广东民族乐团团长陈佐辉(前右二)和丁泽楷(前右一)带着潮州民间音乐团的年轻人在潮州广济门演奏潮州大锣鼓《狮子戏球》(12月14日摄)。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主要的演奏乐器有锣鼓、二弦、椰胡等。潮州音乐保留了许多唐宋古韵古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以中国南粤古驿道古曲复活工程《古音峥嵘》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抢救发掘、活化保护了一大批古曲、古谱、古音;非遗传承人、潮乐潮剧等专业团体也努力创新传承,激活潮州音乐的生命力,带动传统艺术“破圈”。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潮州大锣鼓非遗传人陈镇锡(后中)、广东民族乐团团长陈佐辉(前排左二)和丁泽楷(前排左一)带着潮州民间音乐团的年轻人在潮州广济门演奏潮州大锣鼓《狮子戏球》(12月14日摄)。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主要的演奏乐器有锣鼓、二弦、椰胡等。潮州音乐保留了许多唐宋古韵古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以中国南粤古驿道古曲复活工程《古音峥嵘》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抢救发掘、活化保护了一大批古曲、古谱、古音;非遗传承人、潮乐潮剧等专业团体也努力创新传承,激活潮州音乐的生命力,带动传统艺术“破圈”。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潮州民间音乐团的年轻人在潮州广济门演奏潮州大锣鼓《狮子戏球》(12月14日摄)。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主要的演奏乐器有锣鼓、二弦、椰胡等。潮州音乐保留了许多唐宋古韵古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以中国南粤古驿道古曲复活工程《古音峥嵘》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抢救发掘、活化保护了一大批古曲、古谱、古音;非遗传承人、潮乐潮剧等专业团体也努力创新传承,激活潮州音乐的生命力,带动传统艺术“破圈”。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74岁的潮州音乐艺术家丁增钦(右一)在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指导学习潮乐的年轻人,他1965年从汕头戏曲学校毕业就一直在传授潮州音乐(12月15日摄)。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主要的演奏乐器有锣鼓、二弦、椰胡等。潮州音乐保留了许多唐宋古韵古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以中国南粤古驿道古曲复活工程《古音峥嵘》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抢救发掘、活化保护了一大批古曲、古谱、古音;非遗传承人、潮乐潮剧等专业团体也努力创新传承,激活潮州音乐的生命力,带动传统艺术“破圈”。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12岁的王浩亮(前右)和小伙伴们在汕头市潮南区华瑶村王氏祠堂练习潮州大锣鼓,74岁的潮州音乐艺术家丁增钦(左二)义务指导这支少年潮乐团(12月16日摄)。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主要的演奏乐器有锣鼓、二弦、椰胡等。潮州音乐保留了许多唐宋古韵古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以中国南粤古驿道古曲复活工程《古音峥嵘》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抢救发掘、活化保护了一大批古曲、古谱、古音;非遗传承人、潮乐潮剧等专业团体也努力创新传承,激活潮州音乐的生命力,带动传统艺术“破圈”。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12岁的王浩亮(前)和小伙伴们在汕头市潮南区华瑶村王氏祠堂练习潮州大锣鼓(12月16日摄)。华瑶青少年潮乐团成立十年来,已培养300多名学生。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主要的演奏乐器有锣鼓、二弦、椰胡等。潮州音乐保留了许多唐宋古韵古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以中国南粤古驿道古曲复活工程《古音峥嵘》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抢救发掘、活化保护了一大批古曲、古谱、古音;非遗传承人、潮乐潮剧等专业团体也努力创新传承,激活潮州音乐的生命力,带动传统艺术“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