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暨第2届世界品牌价值900强榜全球发布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月14日讯(记者 董非)2022年1月13日,“ (大观 ·可惟为)第7届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暨“第2届世界品牌价值900强榜”发布。
本届榜单充分肯定了世界900强企业对当今世界的品牌价值经济的带动,为世界更好发展带来的可实现的品质回报,来自世界各行各业不断创新研发生产的成果,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明天会更好的可能与希望。
广阔的中国市场及近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历练了中国企业专业能力及品质的卓越成长,改革开放迎来了众多国际顶级优秀企业的助力与参与支持。投资后的超值价值回报,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投资界的好朋友。
榜单发言人、大观 ·可惟为品牌价值中国网CEO、北京大学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与研究平台研究员宋金红为大家揭开了“ (大观 ·可惟为)第7届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暨“世界品牌价值900强榜”榜单名单。据悉,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台积电、名列前三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中国银行、国泰金控位居榜单第4到第10名。美国的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联合健康集团、辉瑞制药、 Facebook( Meta )、强生、沙特阿拉伯的沙特阿美以及美国的高盛集团位居榜单前10名。纵向对比历年上榜品牌,可以观察不同行业的发展变化,微观反映目前的经济形势,窥测未来发展趋势。
大观·可惟为品牌价值中国网CEO、北京大学中国品牌价值评估与研究平台研究员宋金红揭晓榜单
从2019年底,世界,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与席卷,整个经济在震惊中发生了质的考验。相比以往行业,航空、餐饮、旅游等变化幅度更明显,行业的快速洗牌和强势淘汰超出了太多经济学界的预测。特别是西欧、北美、东亚这些地区的经济活动因疫情蔓延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问题,从而经营收益受到严重影响。但是世界的品牌企业以其价值担当的国家社会责任,勇立潮头。以经久不衰的品牌创新特性领航着各国经济的快速转变和突围。品牌价值经济为人们点亮了“明天一定会更好”的希望与曙光。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宋金红还推荐和介绍了“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标准”。作为竞争新优势,在为自身赢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与世界分享机遇。
中国品牌国际化论坛嘉宾(部分)合影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标准以科学的国际化品牌公允标准,回馈世界对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排行的重视与影响,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创新成果专业行业汇聚,标准研究蕴含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等单位诸多专家学者的创新成果、汇聚了专业的经济理论分析、金融与财务分析、数理分析等人才,形成强大的数据采集、加工和比较分析能力。更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标准。
中国品牌价值评估标准基于品牌领导力、产品及服务质量、创新能力、法律权益、品牌建设、社会责任、财务表现七个维度、34大类要素、80余项指标,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综合指标体系,真正关注到品牌系统的运行规律及状况、未来发展趋势,进而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形成、存续与发展、品牌收益、品牌强度等各方面开展谨慎而全面的综合评估。
品牌价值评价体系除了考察品牌领导力、产品及服务质量、创新能力、法律权益、品牌建设、社会责任、财务表现7个维度以外,还着重考虑高层治理、市值、股价表现、发行股数、市场资金面吸引力、舆情等对上市公司影响较大的因素。整个评价体系共涉及10个维度37个大类100多项要素,建立了适合评价上市公司的完整指标体系,对品牌进行全面而谨慎的综合评价。
比照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和国际通行方法,建立起品牌强度和品牌收益风险之间的关联,体现为由品牌强度得分转化为品牌未来收益所适用的贴现率,预测出品牌在未来所能带来的较为可靠稳定的品牌收益,以超额收益现值法测算出收益法下的品牌价值。
针对上市企业,结合上市公司市值变化,评估品牌对市值的影响,确定市值法下的品牌价值。两种方法计算获得的品牌价值进行比较,综合考虑,最终科学评估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标准,以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运而生,紧密结合时代品牌发展历程,充分把握世界品牌价值实践应用,已更加适合的理论与务实发展的创新理念完美结合,让世界的品牌企业充分展现其应得得的品牌价值回报。社会责任、国家地位,以及创新能力、股价表现等都为踊跃出的优秀品牌企业进入“世界品牌价值900强”的这个世界舞台创造了可能。
广阔的中国市场及近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历练了中国企业专业能力及品质的卓越成长,改革开放迎来了众多国际顶级优秀企业的助力与参与支持。投资后的超值价值回报,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投资界的好朋友。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走进品牌新高度的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重塑合作竞争新优势,在为自身赢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与世界同享品牌价值经济的美好愿景。
孙新军主持召开月度工作点评会强调,要出实招、硬招、新招,推动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1月12日,东城区召开街道工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区委书记孙新军主持会议,点评安定门街道、交道口街道和景山街道加速“崇文争先”、做实“六字文章”,开展各项工作情况。区领导周金星、吴松元、汤钦飞、王清旺等参加会议。
三个街道相继发言后,孙新军依次点评。安定门街道以“互联网+”助力党建新模式,打造“钟鼓人家”APP、“安新同行”工作品牌;统筹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编制钟鼓楼街区、国子监孔庙街区保护更新综合实施方案,完成钟鼓楼周边申请式退租项目签约、选房工作;提升文化辐射影响力,配合开展好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搭建钟鼓楼文体民俗大舞台;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连续两年(2020年、2021年)全年TSP(总悬浮颗粒物)累计浓度在各街道中最低;加强税源建设,2021年1至11月完成进度在各街道中排名第四。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欠缺,在解决民生诉求上还需持续用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待加强。
交道口街道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开拓“一线三点一中心”党建综合服务阵地,打造“南锣暖心+”平台,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街区发展有效融合;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南锣八景”文化名片,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有序推进街区更新,开展张自忠路北、交道口东、南锣鼓巷等街区保护更新方案编制,扎实做好街巷精细化改造提升;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引导各方深入参与、共建共治,扎实做好税源建设,2021年1至11月税源引进任务在各街道中排名第三。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短板,物业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不足。
景山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擦亮社区“家和万事兴”协调议事平台、“左邻右舍文化苑”等共建共治品牌;扎实推进“疏整促”,完成景山三眼井片区、皇城景山二期申请式退租项目选房、签约工作;积极做好税源建设,2021年1至11月税源引进任务在各街道中排名第五;扎实解决民生诉求,2021年全年12345热线市区综合成绩在各街道中排名第三;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成效,2021年全年PM2.5累计浓度在各街道中排名第三(与和平里街道、东华门街道并列)。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还需进一步压紧压实,“关键小事”还需做深做实,公共文化服务有薄弱环节。
会议通报了东城区2021年12月份“接诉即办”工作情况。2021年12月份,东城区接市级有效回访5558件,综合成绩95.49分,全市排名第二。市级综合成绩排名前三的街道是东花市街道、天坛街道、和平里街道。区级部门“接诉即办”中,区残联、区政务服务局、区发改委、区人防办、区民宗办、区应急局并列第一,综合成绩100分。
会议同时通报了“每月专题”重点民生诉求的工作进展、各街道PM2.5浓度排名,对两个“关键小事”落实情况进行点评。
关于下一步工作,孙新军强调,一是加强统筹,推动实现“开门红”。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要巩固发扬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坚持“崇文争先”理念,紧紧围绕“六字文章”,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瞄准2022年一季度主要指标“开门红”,实现“六力提升”。要树立系统思维,统筹兼顾、弹好“钢琴”,注重“五子”联动发力,对财税组收、项目投资、消费升级等工作早谋划、早调度、早安排,用好存量、发掘增量,把握节奏、突出重点,确保蔡奇书记15条指示落实落地,进一步积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要明确分工、抓细抓实,加强目标任务精细化管理,聚焦问题、加强梳理,积极采取实招、硬招、新招,齐心协力为一季度“开门红”添秤加码、促产增效。
二是聚焦民生,攻坚克难“啃骨头”。要紧扣“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把民生实事办得更实更好。要加强重点街区保护更新,注重资源重新梳理和利用,创新思路破解老城保护更新规划、再利用等方面的难题,引入社会资本,滚动推进“三老”改造,更好满足老城群众“住有所居”的需求。要持续加强环境整治。进一步推进胡同停车治理,推动 “安宁街区”建设,让出行更加通畅。要加快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双减”工作,着力解决好适龄儿童“入园难”等问题。要加强基层治理创新,实施“五力引航”社区治理能力提升计划,擦亮“东城社工”品牌,不断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示范区”建设。
三是压实责任,筑牢社会“防火墙”。全区上下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拧紧责任发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落细全市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誓师动员大会各项任务安排,加强调度,各司其职,梳理好服务保障关键环节、任务流程和时间节点,做好各项应急方案,加强演练。要坚持冬奥防疫和城市防疫全面融合,必须始终绷紧弦,持之以恒抓好疫情防控,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慎终如始、压紧压实四方责任。要做好在京过节服务保障,强化安全隐患排查管控,加强市场保供稳价,扩大公共文化供给,全力服务保障城市运行,更好体现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要做好应急值守,坚持“干部在岗、群众过节”,严格落实各项值班制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营造好欢乐、祥和、安宁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