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Brand中国品牌网全球官网:2023零碳城市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中国品牌网全球官网chinabrand中国品牌观察CityV HDA+
ChinaBrand中国品牌网全球官网资讯:
零碳科技, 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2023零碳城市国际论坛顺利召开
2023年1月7日,2023零碳城市国际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全球,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新加坡、香港、加拿大等顶尖的零碳城市领域的学术机构、行业大咖;全球领先的设计公司和可持续产品、材料设备商;零碳城市的园区、社区、不动产、商业等开发投资运行机构;以及零碳产业、碳资产开发创新和应用示范的头部企业,济济一堂,进行了一场精彩讨论,同时宣告了HDA+零碳室内设计大奖2023中国区正式开始,中新社双碳频道现场对于国家电力旗下双碳平台“电创云”城市更新平台“CityV 城创云”进行了采访。
迈向零碳城市,以“低碳”“零碳”发展为导向,以零碳转型为关键,广泛开展各类碳中和试点探索,扩大示范效应,创新零碳科技,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话题。成为新年碳中和领域这一盛会的关切。
为贯彻国家“数字建设+碳排监测”战略方向,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数字绿碳能力与双碳成果。「电创云」与“双碳中国plus”发起机构之一“APEC双碳+ —— 由“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规划处双碳研究部门联合ChinaBrand等中国品牌海外促进组织,以及部分央企中信集团碳资产管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及部分相关民企,针对时下用能单位能耗高和管理混乱的特点,集优秀科研、金融、市场团队,打破能源系统信息孤岛现状,将能源与碳数据转化为数字管理所能清晰量化管理的数据结构,基于能源的多源、多态及异构数据的广域采集并统合资产管理,提高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水平,向海内外展现中国双碳战略成功的实施能力与数据依据。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同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博导教授黄翔峰在致辞中表示,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3060碳中和目标,实现零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愿景,承载了社会和人民对更生态、更智能、更高效的居住、工作和生活需求。同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在碳中和相关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研发中积极布局和推动,强调要结合示范和实践,为全球低碳转型工作的开展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北京绿色交易所梅德文总经理在致辞中表示,要积极贯彻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关于“双碳”工作的方针政策,倡导从政府到民间、从产业到金融、从供给到需求都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指标,表示北京绿色交易所在建立世界级CCER碳交易市场的决心和价值所在。CCER的全球化交易互通机制和碳边境税互认机制,交易市场的价值有目共睹。北京绿色交易所将承担起全球CCER交易中心的角色定位,在碳汇开发、绿色金融和支持城市建筑领域的碳减排方法学等研究方面贡献开发更多的支持力量,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论坛得到了同济大学,上海市经信委的大力指导,代表上海市经信委发来贺信的俞彦副主任,表示近日上海发改委、经信委和生态环境局联合发文印发《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开展首批100个市级试点创建,迈向零碳城市,新年开好头,布好局,祝贺2023零碳城市国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并鼓励全球零碳科技企业加入国家级示范试点创建项目。
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碳中和智能研究院、CCDR 中国设计新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大若咨询承办。得到了欧盟商会、Gensler、WB伍兹贝格、中德碳中和研究院、AltPlus、 PreConPro、加拿大木业等的大力支持。现场参会嘉宾踊跃,同步线上约20万专业听众共同参会。

与会全球顶尖专家一同分享了相关经验和研究应用成果。
同济建筑设计集团总裁汤朔宁先生带来的《双碳背景下的零碳建筑策略研究》主旨报告拉开了本次论坛主旨演讲的序幕。报告围绕全球碳排背景、零碳内涵、零碳建筑策略、零碳建筑实践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了在全球碳排背景下的中国零碳政策、企业零碳建筑策略,强调要重点关注中国建筑业的运行碳、隐含碳,并从国家层面和上海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建筑领域减碳的目标意见和实施策略。
全球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的Gensler副合伙人、资深设计师Roman Wittmer进行了《不动产建筑如何为低碳未来而设计》的主题演讲。报告指出要在工业化全球环境中,重点关注建筑环境整体的价值链,分析了不动产建筑在低碳建筑实践中的典型设计案例,并提出要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实时跟踪,应时而变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零碳工作策略。透露Gensler去年全球6000个项目中可持续设计占比以及成为趋势。
新加坡筑土国际设计集团首席规划师、中国区总经理孙峥作了《零碳园区可持续实践和成长》精彩演讲。演讲深入分析了未来城市零碳工作发展趋势、应用实践案例,尤其在零碳城市哥本哈根的规划设计、片区开发实践中的一手宝贵的经验和实施方法,展示了欧盟在未来零碳城市是实现路径、方案和可持续生活方式、以及城市能源、工业、交通、建筑领域等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方案。
WB伍兹贝格大中华区总裁Pearl Huang、设计董事 Joerg Lonkwitz共同发表了《城市更新中的零碳设计和应用》精彩演讲。分享了中国多伦路改造低碳策略、马斯达尔零碳园区、香港AVTAV高层零碳化改造等全球的多个可持续设计项目。强调伍兹贝格建筑事务所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把人的体验放在设计过程的首要位置,致力于整合设计、科研、数据和评估来打造人文建筑,打造面向未来、充分互动的设计作品,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方案,助力产品深入贴合人们对空间的实际需求与使用习惯。
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导教授谭洪卫就《零碳建筑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这一极具前瞻性的精彩演讲。谭洪卫教授首先从专业方面更深层次地介绍了“零碳”的概念,对建筑领域碳中和路径进行了情景分析,总结了零碳建筑技术五大路径,强调低碳工作需顶层规划先行、可再生能源应用是减碳工作的关键,理清了实现碳中和社会的基本逻辑,提出了关于建筑保温材料开发与应用的新思考,指出了建筑中光伏应用中常见的三大问题,为零碳工作带来了新思想、新启发。尤其对可持续观点提出独到的简介,比如所谓的“六恒”实际并非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零碳科技应该更适应真实的生活需要。
龙焱新能源在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材料设计应用方向进行了非常有成效的示范应用。合伙人包钢在《薄膜太阳能技术助力零碳建筑》的专业分享中,充分展示其核心技术,新型碲化镉薄膜技术给建筑设计立面材料带来的全新变化,尤其实现建筑低碳、建筑产能和美观方面一体化的独特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作为2023零碳城市国际论坛的重头戏,零碳中国伙伴计划倡议行动正式发起。由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碳中和智能研究所执行院长周柏林倡导,来自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主任任年恒、 同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陈时俊、中国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张琪、CCDR 中国设计新经济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李亦军、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碳中和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邹丹妮、Gensler中国 合伙人高级经理Roman Wittmer、WB伍兹贝格大中华区总裁Pearl Huang、商道纵横高级合伙人曹原、中信期货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翁妗璟、耿慧敏、SGS通用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低碳事业部总经理岳庆松、腾讯家居总经理麒麟、上海电力大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化更、复旦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栾耀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春、LRF香港利事百顺酒店设计顾问公司设计总监蔡文亮、上海迪捷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CEO夏林青、AltPlus CEO Eric C. Rupert、远景智能零碳业务发展总监常玉根、上海航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陈波一起共同上台,代表各自机构发起并见证倡议行动的开启。
零碳中国伙伴计划倡议行动将秉持“全球智慧,服务零碳中国”的理念,整合顶尖学术、技术和产业界的未来零碳科技、零碳城市数智融合技术,以未来零碳城区、未来零碳科技园、零碳资产管理交易等的可持续咨询与设计、研发和转化、数智能力建设和产城示范实践为载体;以零碳产业化、零碳产业数智化转型发展引领为己任,打造立足长三角、面向中美、中德、欧盟,链接世界的未来零碳科技创新和服务合作伙伴生态平台。
同步推出了的零碳中国伙伴计划在室内领域倡议的零碳中国室内伙伴计划倡议行动。共同发起见证的机构代表有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碳中和智能研究院院长周柏林、CCDR中国设计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亦军、LRF香港利事百顺酒店设计顾问公司设计总监蔡文亮、 腾讯优居 总经理麒麟、复旦管院不动产资管协会秘书长胡继刚、Callison RTKL副总裁郎文阮、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拓展总监詹晓硕、中城投集团城创云CEO姚德培。
顺应全球和中国ESG零碳战略转型趋势,零碳中国伙伴计划ESG零碳战略平台倡议发起及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时举行。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碳中和智能研究院周柏林、邹丹妮和商道纵横曹原;中信期货上海分公司耿慧敏; SGS通用标准公司岳庆松;上海电力大学科技园王化更 ;江苏银行青浦支行蒋明晗;远景智能常玉根分别代表各自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在ESG零碳企业战略转型推广宣传、咨询服务、碳资产开发管理、评级培训和零碳供应链平台、绿色金融服务方面推进合作,创新产品和服务。
论坛的下半场开始,由CCDR 中国设计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亦军主持了《零碳商业空间的未来设计之路》圆桌论坛。Callison RTKL副总裁郎文阮、华丽家族副总裁朱雍、李杜设计总设计师李楠、秒象科技CMO沈铭慈、Gee万事大吉创始人CEO张世凯等五位嘉宾立足零碳商业空间,提出了众多符合零碳工作需要和时代发展新趋势的宝贵意见,为零碳商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提出了从可持续材料、数据规则、商业空间可持续设计逻辑等角度新方向、新视角。尤其在不动产领域ESG披露和责任渐成趋势之际,低碳零碳可持续商业空间将越来越成为常态。
来自加拿大的AltPlus首席执行官Eric C. Rupert则带来了《零碳建筑竹建筑体系及其潜力》的主题分享,以独特的国际视野分析了零碳建筑碳排放和隐含碳的发展趋势,介绍了零碳建筑竹建筑的产业体系及发展潜力。
加拿大木业市场开发总监孙莉丽发表了《木建可持续, 筑立碳中和》的精彩报告。报告从高温热浪事件频发、全球变暖等事件出发,以国际化视野分析了碳中和与木建筑的关联,提出了在零碳工作中要重点关注低碳零碳材料及碳排放因子等宝贵建议,以及木建筑体系在建筑减排方面的重要价值。
作为香格里拉酒店的战略设计伙伴,LRF香港利事百顺酒店设计总监蔡文亮立足社会现状,发表了《后疫情时代隔离酒店零碳改造方向》主题演讲。演讲深入解析了零碳酒店的概念,指出了中国零碳酒店的发展路径、后疫情时代隔离酒店零碳改造方向、新时期酒店最佳改造方式,并对成功案例进行了经验分享与总结。
正在大力拓展碳汇开发的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碳中和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邹丹妮带来《CCER碳汇开发实践和最新趋势》的专业演讲。分享了实现企业碳中和路径中碳汇碳资产的核心价值;比较分享了国际国内碳定价机制、碳中和抵消机制以及碳汇开发方法学、碳汇开发路径和实践趋势。强调减碳工作,电力绿证机制起到的作用,为企业碳中和、碳汇资产开发提出了一系列新参考、新启发。
建筑零碳的减排不仅仅局限于成本支出,节能减排。实际更多面临的是如何实现建筑碳信用资产的开发、交易和全产业链建设。绿地金创集团首席战略官李想作了《助力国家双碳战略,构建建筑碳资产全产业链》主题分享。报告结合绿地集团积极开展零碳工作实践接入碳交易所等全产业链构建,并表示希望能与各界朋友携手共共建。
论坛最后环节,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碳中和智能研究所执行院长周柏林主持了《零碳园区可持续实践和成长》圆桌主题论坛。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主任任年恒、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春、远景智能零碳业务发展总监常玉根、上海迪捷通CEO夏林青等四位嘉宾对未来零碳园区建设与发展趋势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零碳园区的要从整体规划、零碳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零碳数智碳能管控平台为基石,从示范建设入手、零碳技术和当地特色低碳零碳产业为导向、采取综合化施策等及早布局行动,并强调当前零碳园区的示范行动最必要之事是要建立零碳产业生态圈,联合创新的必要性。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精彩的观点碰撞和经验分享不断产生合作的火花,本次2023零碳城市国际论坛顺应大势,谋篇布局,为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意义重大,相信零碳中国伙伴计划倡议:以全球智慧,服务零碳中国,必将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新成就,做出贡献。